2022年4月底,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系列课标。
新版课标中最吸引大家关注的就是项目式的跨学科学习正式被纳入了所有学科的课标要求中,在课时上明确了各学科都需要有10%的课时用于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可见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正式被作为教育要求纳入了国家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中。
01
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倡导项目式跨学科学习?
项目式跨学科学习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多学科交叉融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做探究,像数学家一样做测量,像工程师一样做设计。这样的学习经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应用能力。
项目式跨学科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达成对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能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协作与合作能力、创造与创新能力等。
从国际、国内各高校对学生选拔的要求和培养目标上来看,项目式跨学科学习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满足未来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02
新课标中的跨学科学习主题都有哪些?
新课程内容结构修订后的一个特点是每个学科都设置了不同主题模块,有的学科特别设置了“跨学科实践”学习主题。要求学生可以运用本学科相关知识,结合其他不同学科尝试解决问题。
阅读后我们不难发现,新课标设置的学习主题均涉及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为什么跨学科学习主题都涉及到SDGs呢?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缩写SDGs,是联合国制定的17个全球发展目标。
2015年,由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在峰会上正式通过。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7个目标包括消除贫困、消除饥饿、健康福祉、优质教育、清洁能源、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城市和社区等全世界共同面临问题。
为什么跨学科项目会用到SDG呢?
🟡 SDGs基于生活的真实情境
SDGs的17个目标都是全人类正在面临的问题,以「目标11:可持续城市」为例,疫情之下,相对先进、国际化的魔都爆发出了很多城市管理和发展上的问题。我们反省和深思,我们生活的城市需要哪些改进?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和社区?我们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些都是我们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真实的生活情境。
🔵 SDGs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国家最新发展战略包括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最新课标中也是首次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SDGs的解决方案涉及多学科知识
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这些真实问题,就需要涉及科学、技术、人文、健康、艺术等各种学科知识。以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为例,发展新能源汽车涉及到物理、工程技术、经济等学科;生态环境保护涉及到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学科;节能减排涉及到化学、工程技术、物理、建筑设计、信息科技等学科。
由此可见,SDGs是跨学科学习的最佳素材。
经过多年研发和教学实践,我们开发了将SDGs与科技相结合的创新学习项目。
每个学习项目都以PBL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覆盖多个学习模块,通过SDGs跨学科科创项目帮助学生们全面培养科创核心素养,真正掌握学科知识的应用技能,满足未来选拔的需求。
2022暑假我们推出了联合国SDG科创夏令营:
本次夏令营选取2个社会广泛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主题探索,带领同学们学习主题知识背景、软件编程和硬件技术,经历完整的自主创新作品的设计到制作的过程。
第一期
可持续社区
课程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11-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带领学生认识人类聚居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包括住房紧张、交通运输、弱势群体保护、城市规划和管理、灾难应对、环境保护等。学生们通过设计制作社区道路防撞装置、电动车、智能立体车库等STEAM项目,学习电子与编程基础知识,体验用工程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课程最后,学生们将组队自主完成一个创新作品,解决一个周边社区的现实问题,并进行路演展示。
第二期
气候与能源
课程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变化),结合目标7(可再生能源),带领学生认识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其将为人类带来的各种现实挑战,包括自然灾难的应对、森林保护,节约能源,新能源使用,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等。学生们通过设计制作火灾监测与扑灭装置、伐木报警器、智能小屋、风力发电装置等STEAM项目,学习电子与编程基础知识,体验用工程设计解决问题的过程。课程最后,学生们将组队自主完成一个创新作品,解决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现实问题,并进行路演展示。
跨学科正式被纳入到新课标,说明国家的育人目标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从教学内容要求到命题原则和建议的要求来看,都将注重考查学生是否有过真实经历,是否具备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每一个家长和学生来说,都应该意识到以前靠刷题积累应试经验的学习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过的学科知识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的积累。